第217章 河如长城(1 / 2)

韩浩历史上以忠勇而显,长期与史涣一同掌控曹魏禁军,却能一直保持忠心耿耿,是所有主君都喜欢的一类臣子。

张瑞亦不例外,接见这位河内豪杰时,满面春风,笑容和煦,说道:“得元嗣相助,孤必能匡扶国难,肃清国贼。”

韩浩十分恭敬的行礼,说道:“浩必殚心竭虑,以助明公成就文王伟业。”

诸夏自古有崇古思维,效法上古圣贤之君、效法“三代”之法,即所谓的“法先王”,指的便是效法周文王。

儒学的兴胜,把道德与政治联系起来,更是将文王当成一个“内圣外王”的典型加以推行,所以周文王便是如今天下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。

倒不是张瑞如今可以与周文王相提并论。

韩浩以文王为喻,指的是张瑞如今靖难勤王,走得是康庄大道,以文王为榜样,早晚能成就不世伟业。

也有良臣择主的意义在其中,既然以文王为喻,那必然要尽力辅佐,忠心跟随。

事实上整个封建时代,无数君臣见礼,都曾以文王为喻,算是君臣相知的典型。张瑞并没有任何激动,但还是表现出了十足的重视,向其问策,说道:“如今孤为天下先,四方豪杰都聚焦于河内,大军胜败关乎举国士气,依君之见当如何部署?”

关于作战部署,鹰扬将军府参军们早已设定了多达十数套的作战预案,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局势。

张瑞此问完全是为了给韩浩表现的机会,让他感受到鹰扬将军对他的重视。以堂堂鹰扬将军之尊,百忙之中亦抽出时间,专心听其谏言。

作为新投效的豪杰,能得到如此重视,怎么会不心存感激?

然而事实上,并没有韩浩以为的百忙之中,张瑞其实清闲的很,完全是把这次谈话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,听人吹牛皮。

但是韩浩刚谈不久,张瑞就神情一震,神情愈发投入。盖因,韩浩所言充分发挥了他作为河内人士的优势,具有很大的启发性。

于是张瑞叫停了韩浩的侃侃而谈,唤来了负责统筹军机的贾诩以及大量参军在一旁旁听。

韩浩乃为众人从头讲解到:“如今天下形势如风云席卷,以顺诛逆,大势已定。河内之众临孟津,酸枣诸将守成皋,据敖仓,则洛阳只能困守八关。而后将军出河东,自风陵渡跨越大河,南阳后将军袁术出武关,以震三辅。逆贼董卓将腹背受敌,一日数惊。最终困死在洛阳。”

这一点跟鹰扬将军府的作战预案不谋而合。

在河内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便是孟津渡。历史上联军为守卫此军事重镇,韩馥派遣从事赵浮、程涣将强弩万人屯孟津。

如今鹰扬将军府更是在这里驻扎了两万大军,既能沿河防备,又能以此为跳板,发起进攻。

而酸枣盟军则重走楚汉战争之路,争夺洛阳东方重镇荥阳,占领成皋之口(即虎牢关所在的成皋县)。这里有洛阳最大的粮草敖仓。

当年刘邦与项羽战荥阳、争成皋之口,大战七十,小战四十。

但与历史不同,孤军奋战的董卓除了要抵御关东的酸枣联军,还要防备河内孟津的偷袭。

一旦禁军主力东出成皋,孟津的联军就会渡河,出现在洛阳城北数十里处,既可选择进攻洛阳,亦可选择掐断成皋禁军的粮道。

这还只是洛阳周围的战事。

在洛阳西方的弘农郡与河东郡一水相连。

黄河几字形拐角处,在河东境内有有黄河最大的渡口,风陵渡。这里驻扎了高顺所部精锐无比的步骑万人。